线路
扫一扫 手机服务更方便
游客保障
网站导航
目的地攻略 > 中国 > 福建 > 厦门 > 海沧 > 厦门海沧区简介
厦门旅游
 | 

想去0

去过0

厦门海沧区简介

       海沧位于厦门岛西面、闽南金三角突出部,西与漳州接壤,北与集美相连,东南与厦门本岛隔海相望。1989年,国务院批准海沧设立台商投资区,开发面积100平方公里,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;2003年,厦门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,设立海沧区,保留台商投资区继续履行开发建设职能。目前,海沧下辖海沧镇、东孚镇共28个行政村及海发、海沧两个居委会,另有海沧农场、第一农场、天竺山林场等三个农林场,面积173.6平方公里,人口14.3万人。港口条件优越,海岸线全长26公里,可建设万吨级深水泊位36个。海沧大桥把海沧与厦门本岛连成一片,便于利用岛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各种优势,与厦门本岛形成较强的互补效应。
       海沧旅游资源主要有以温泉疗养为主的杏林度假游乐区,以海上娱乐为主的宝珠屿游乐区,以高尔夫球运动为主的鳌冠休闲度假区,以森林游览狩猎为主的天竺山森林公园游览区,以纪念吴真人为主的青礁慈济宫文化旅游区。此外,海沧还有莲塘别墅、魁星楼等唐宋以来的重要文物古迹遗址多处。 海沧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禀赋和潜在优势,被列为厦门拓展港口经济和迅速发展大工业的最佳区域。
桥梁博物馆
       坐落在海沧大桥东岸锚碇内,这是在大桥硕大的锚碇里建起来的中国第一座桥梁博物馆。它的造型设计、内容丰富、科技手段先进,展示了高科技水平,为海沧大桥增添景色。桥梁博物馆由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、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示馆和海沧大桥监控中心三大部分组成。它们分三层展出:一层是海沧大桥建设展示馆,从大桥设计、施工、科研、投融资、监理、景观等多角度完整地展示了大桥的建设过程。二层是中国桥梁百年回顾展,以历史为经纬,以桥梁科技为线索,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古代与当代桥梁建设的辉煌成就,介绍桥梁科技知识和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桥梁,以及规划中的21世纪的宏伟桥梁工程。有保存完好的赵州桥、宋代的泉州洛阳桥,还有1937年建的钱塘江大桥,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等;在当代桥梁中有武汉长江大桥、南京长江大桥、汕头海湾大桥、西陵峡长江大桥等,其中汕头海湾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。五层是大桥监控中心。这是海沧大桥交通指挥的核心,具有数据采集、数据通信、分析统计、控制高度、文档管理、图像图形显示和自检报警等多种现代化管理功能。
青少年科技馆
       青少年科技馆是利用海沧大桥西锚碇建成的,与东锚碇的桥梁博物馆遥相对应,由室内展区、科技广场和探索教育区组成。室内展区近1万平方米,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;科技广场2万平方米。分二期建设,一期12个室内展馆,200余项展品,20项科技体育项目。室内展区在一万平方米的展区内,共有电磁馆、地球与自然馆、体能生理馆、力学机械学馆、声学馆、光学馆、机器人馆、心理学和脑科学馆、数学馆、科技应用馆和动手园。青少年参观时应仔细认真地阅读展品前的简明提示说明,而后按说明亲自动手操作实践,从而懂得基础科学的原理,获得当代应用高新技术的知识。科技体育广场有20000平方米,近20项科技体育展示。这里有磁力秋千和360度旋转的旋转秋千,可以演示重心与平衡,大胆尝试高空骑自行车走钢丝,试验驾驶方形轮的车子。可以操作声音的聚集和反射,锻练臂力的滚轮和自旋转盘、射击转椅等。还可以动手操作模拟龙卷风的形成过程。
火烧屿
       是厦门西海域中最大的岛屿,水陆面积27公顷,南北长900米,东西宽400米,海拔34.7米,从南角高处向北错落递降,形成三个岬角。往西看俨如隶书的“山”字,从西往东望,颇像英文字母“M”。这里岸线曲折岸坡陡峭,地质构造奇特,岩石色彩斑澜,海蚀洞穴各异,滩湾形状多样,是一个美丽的南亚热带小海岛。火烧屿竖卧海沧大桥腹下,大桥之西塔立于屿之北端,控扼西海之中枢,南有兔屿、猴屿、大屿、鼓浪屿,北有镜台屿、猫屿、宝珠屿。据传:古时常有农民上岛钓鱼,故名“钓鱼岛”。南宋末年,石塘村的村民为躲避元军,迁居岛上渔耕为生。后元军烧毁民房,强令村民迁回原处,加上岛上布满如烈火烧过的彩色岩石,故称“火烧屿”。七十年代,市园林部门对火烧屿实行封山育林,植树绿化。经过30多年的保护,如今满岛皆是茂密的相思树、木麻黄、黑松和山杜鹃、桃金娘、树蕨、芒箕,犹如原始森林。火烧屿有大小四个内湖,是一个保持海岛特色,融自然与生态,有较高文化教育品位的人与动物无边界交流的普环保型的生态乐园。彩岩观赏区火烧屿东南临海,有一片怪岩奇石,有“火烧石”、“蠕虫遗迹石”、“刀砍石”、“菊花石”、“云状石”等,色彩斑澜,造型奇特,酷似“雄狮枕海”“苍鹰展翅”。游人可步行腾空架设的藤桥栈道、使双脚不致踩到岩体表面,以保护这彩岩景观。此外还开展海上游览活动,舒适的游艇,南可至屿仔尾、青屿、浯屿、北可达宝珠屿,以至环游厦门岛,海上看厦门,海上看金门。
慈济宫
       慈济宫有青礁、白礁两处,青礁慈济宫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青礁村岐山东鸣岭,离厦门12公里。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,离厦门22公里。两者皆奉祀北宋名医吴真人。为什么又有东宫、西宫之分呢?慈济宫之始应是“青礁龙湫庵”。这是北宋仁宗景祐三年(公元1036年),吴真人成神后,群众在他炼丹成神之地龙湫坑建造一个庙宇开始名为“青礁龙湫庵。”南宋高宗绍兴辛末年(公元1151年),高宗赐建“五殿皇宫式”的大庙,名为“青礁龙湫庙”。南宋孝宗乾道丙戌年(公元1166年),赐庙为慈济,由此称“青礁慈济庙”。南宋理宗淳祐辛丑年(公元1241年)下诏“改庙为宫”,由此大道公庙称之为青礁慈济宫、白礁慈济宫,前者为东宫,后者为西宫。它们之所以有东西宫之分,是因为青礁慈济建庙后,由于漳泉各地的大道公庙每年都到青礁慈济庙谒祖进香,又都集中在三月十五日吴真人诞辰前后,形成香客队伍人山人海,当时地方上又分支派别常为进香闹事,因此在积善里(今龙海县角美镇白礁村吴真人出生地)另建一座“白礁慈济庙”。划归泉州府百姓谒祖进香,青礁慈济庙由漳州府百姓谒祖进香。后来两者皆改庙为宫。吴真人名本,同安白礁人,生于公元979-1036年,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。幼时随父下海捕鱼,后因父患恶疾、缺钱医治而死,其母劳累过度,相继去世。从此他矢志学医普救众生。初学蛇医,后离乡背井,周游名山古刹,求“东汉华陀”之术,17岁时已精通药理医术,回乡时在青礁岐山东鸣岭龙湫坑住下,亲自凿井取泉,采药草炼丹煎药,以医济人无贵贱,按病施药如矢破的,擅长铜针治病,手到病除,药到疾愈。当朝皇帝宋仁宗母亲的奇疾顽症乳癌,也被他所治愈,因而名扬天下。吴真人四处寻求药草,一次因采药堕崖,景祐三年五月初二(1036年5月29日)逝世,卒年58岁。吴真人受朝延敕赐褒封,自真人而侯而帝。其济世佑民的高尚医术,无愧于尊为保生大帝。漳、泉、台等地皆虔诚奉祀,他初被仁宗封为“御史大夫”、“妙道真人”。明永乐17年,成祖又封吴本为“万寿无极保生大帝”,民间俗称“大道公”、“花桥公”、“吴真君”等尊称。
“东宫”是一座造型庄严雄伟、金碧辉煌、飞檐交错的宫殿。
       整个殿中由数十根巨大的石柱支架着,其中有十二根盘龙大石柱,是福建省的古宫殿石雕中罕见的。二根花瓶形柱,二十多根八角形对联大石柱,雕刻着东宫史实和吴真人伟绩。大幅石雕雕刻着龙虎、隋唐历史人物。其中二幅雕成咤吒大闹水晶宫,配置山川花木。梁上的木刻雕狮、象、龙、凤、奇花等;彩绘更为秀丽雅观,留下古代画家珍品、其中最珍贵的是黑底金画。钟鼓楼上的木拱结构形如蜘蛛网。以人、兽、鸟、花层层套成,轻巧美观。其中俗称“角板”(即椽子)更有文物价值,据云:“此角板的黑白画是根据唐伯虎的颜料配方而画,蜘蛛虫害不敢入侵”。事实上本宫虽然百年未修,而宫中找不到一根蜘丝。藻井、斗拱、梁枋木雕彩画工艺精美。屋顶上绿色琉璃瓦,四周绕饰着五彩陶瓷缀成十二条立体巨龙和古代人物。

       青礁慈济宫殿气势轩昂。宫后有岐山,左有龙湫,山明水秀,景色清幽。后看,层峦挺拔,林木葱茏,前观,东南面海,山海分明。龙湫庵下的左边山谷,即龙湫坑,流水不息,激湍于岩壁石隙,飞珠泻玉。石上镌“龙湫”二字,其上有平顶石,击之如擂鼓,称“仙鼓石”。还有“仙扁担”等石景。从龙湫山谷溯源而上。溪谷约半公里,流水蜿蜒,或为小潭,或弯曲一泓,水清澈见底,实似矿泉。昔日吴真人在龙湫坑结庐,亲凿石臼,直径35公分,深约8公分,此乃吴真人捣药的遗迹。在龙湫庵后有口水井,井水长年不涸。水质甘洌、药用价值高。有四亭:一是心字亭,为双层六角亭;第二是丹井亭,建于“丹井药泉”之后山坡。为双檐攒尖顶,有石砌台阶可登临。第三是药臼亭,为四方形石亭,游人憩息,静生亭中,正好鉴古遐思,倾听泉声,仿佛飘然世外。最后一个亭便是丹灶亭,在龙湫庵右台阶上,为双檐圆亭。亭旁安置出土的丹灶石构件、上刻“丹灶”二字,四亭造型各一,各展风姿。